第四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開幕
第四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開幕,近200人出席
出席嘉賓左起:明傑法師、許夕華局長、賴永海教授、妙士法師、妙凡法師、程恭讓教授
賴永海教授主題演說
佛教在線台灣訊 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的“第四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2016年3月19日至20日在佛光祖庭大覺寺舉行,兩岸多所著名大學41位學者將分4場次研討。開幕式有:中國佛教協會綜合研究室主任明傑法師、宜興市文廣新局局長許夕華、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院長賴永海、臺灣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任程恭讓、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妙士法師、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妙凡法師等嘉賓近兩百人出席。
賴永海教授表示,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把佛教推向全世界,可說前無古人,他為何可以做到?希望此次研討會針對理論與實踐的原因,取得新的進展和成果。
明傑法師認為:人間佛教是當代佛教實踐的代表,星雲模式彰顯出獨特的光芒。中佛協前會長趙朴初曾提出宣導人間佛教,開展各種形式的弘法活動,因此後來湧現出有代表性的道場。兩岸在人間佛教的影響下,作出諸多有益的嘗試和探索,取得世人讚歎的成就,雖然形式有差別,但理念是一致的。星雲大師曾說過:佛教要團結才會有力量,祝願大陸佛教界與臺灣佛光山及兩岸佛教界法依長存。
妙凡法師表示,星雲大師談到中國佛教的貢獻是“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以及因緣果報思想的建立,但是中國佛教只有一半的佛教,在根本教義上只有消極的解釋,缺乏積極的作為。重視出家,不重視在家。重視出世,不重視入世。重視寺院,不重視家庭。重視山林,不重視都市。重視男眾,不重視女眾。因此佛法的弘傳,不能全面性、普遍性的展開。而人間佛教把這一切融合、完整、圓滿了。本次大會主題是“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希望透過理論與實踐的探討,讓人間佛教影響不只是知識份子,也能普羅大眾。
程恭讓教授大會引言要點:佛陀本懷不離人生,佛教不離社會;現代人間佛教為百年漢傳佛教最重要最重大的動向;星雲大師及其領導的佛光山系統人間佛教對於現代佛教有卓越的重大的貢獻,值得深入觀察研究;當代人間佛教已經取得重要進展,如果以彌勒下生、人間淨土作為終極目標考慮,人間佛教尚在起步的路上,需要各方善信支援愛護,尤其需要學界客觀的善意的和建設性的研究。歷次會議已經達成許多的深度共識,大大推進了對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及佛教的研究理解。
接著主辦單位邀請賴永海教授以“把求的佛教變成給的佛教一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給當代佛教的啟示”發表主題演講。他表示,一般人求財、求富、求壽,多數傳統寺院也以此滿足信眾的需求,但問題是可以求得到嗎?
賴教授提到,佛教講業報輪回,種善因得善果。“給”是一種修行。智者處處有求之於己,愚者處處求之於人。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是禪宗進一步發展的階段,人間佛教及禪宗都是源於大乘佛教,利他濟世、佈施,是最核心的思想,這才是佛教可以走的一條康莊大道。(圖:馬盤齊、周雲)
吉祥寶塔迎請:02-23641948 湯先生 投稿信箱:news@fjnet.com
辦公地址: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3段281號12樓
Copyright 1999 - 2011 佛教在線 All Rights Reserved Buddhism 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