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地址:佛教在線 >> 臺灣佛教 >>首页 > 名寺古刹

佛光山

http://taiwan.fjnet.com   2009年03月25日点击:0   佛教在線   字體:    

歷史沿革 寺院勝景 開山宗長 交通通訊

【歷史嚴格】

佛光山,位於台灣高雄縣大樹鄉麻竹園,於1967年購地,同年5月16日破土,定名為「佛光山」。開山時並訂下四大宗旨: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壽山佛教學院移址佛光山,更名「東方佛教學院」,院捨及西方安養院舉行破士典禮。1968年12月,佛光山大悲殿開工興建,1981年建成。1971年4月,萬佛大悲殿落成暨萬尊觀音聖像開光,成為佛光山第一座殿堂。寶橋、觀音放生池、開山紀念碑、龍亭、香光亭及彌勒聖像等同時開光落成。1975年和1976年分別建成大智殿和佛光精舍。1983年建成地藏殿等。1992年建成玉佛樓和金佛樓,1994年建成如來殿。從荒山野嶺到殿宇輝徨,千辛萬苦,難行能行,難忍能忍,才有今日的莊麗堂皇的佛光山。

【寺院勝景】

 

佛光山經過長期修葺,寺院建築規模宏偉,大雄寶殿、大悲殿、大智殿及大願殿是四幢主要建築,疏落有致地座落在園區內。大雄寶殿佔地1800坪,是園中最大的殿宇,內供三尊大佛皆高二丈餘,崇偉肅穆;大殿四面牆壁有14800個小佛龕,在萬燈照耀下,使大雄寶殿更顯莊嚴神聖。

佛光山殿宇宏偉,佛像精雕細琢。大雄寶殿為兩層歇山式建築,金碧輝煌,宏偉莊嚴。匾額為著作書畫家張大千所題。大殿後是如來殿,高四層,一樓是各院會議中心、客廳等;二樓有宗史館,宗務堂等;三樓是內、外禪堂、雲水寮等禪淨法堂;最高層為二千多人的大會堂及戒壇。玉佛樓在如來殿的右邊,共七層,主供玉佛,玉佛四週另有玉佛百餘尊。金佛樓位於如來殿左邊,樓高五層,每層外牆供有佛龕,供奉貼金坐佛數十尊。佛光山上有一尊露天接引佛塑像,非常高大,立於白大理石雕刻的座上,座上、座下又有眾多佛菩薩立像,妙相莊嚴。

佛光山創建以來,致力於佛教教育、文化、慈善、弘法的事業。先後創建百餘所寺院道場,如:西來寺、南天寺、南華寺等,為北美、澳洲、非洲第一大佛寺。在台灣創立了「佛光山叢林學院」等六所佛學院。

1957年創辦佛教文化服務處,後改為佛光出版社,1977年成立《大藏經》編修委員會。1995年創立佛光緣美術館、滴水坊等,融文化藝術與休閑於一體。

除了主要寺院建築外,佛光山最具特色的便是大佛城,其中接引大佛高120英尺,在陽光照射下反射出萬道金光,為佛光山的地標,四週有480尊小型金身阿彌陀佛塑像圍繞,景象莊嚴。此外,佛教文物陳列館珍藏古今中外佛教文物多達數千件。

【開山宗長】

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法師,俗姓李,名國深,法名悟徹,號今覺,江蘇省江都縣人,一九二七年出生。一九三九年,依止宜興大覺寺志開法師剃度出家。一九四一年受具足戒,併入棲霞律學院攻讀,一九四五年入焦山佛學院修學。一九四七年回宜興大覺寺任監院,兼任當地白塔小學校長,並擔任《怒濤》月刊主編。一九四八年出任南京華藏寺住持。一九四九年春,到台灣,初駐錫中壢圓光寺。次年,主編《人生》月刊。一九五二年,至宜蘭雷音寺,成立念佛會、弘法會、歌詠隊等組織,奠定了以後弘法事業的基礎。一九五五年,於高雄創建高雄佛教堂。一九五七年,在台北創辦了佛教文化服務處。一九六二年,任《覺世旬刊》發行人,並在高雄創建壽山寺,設立壽山佛學院。一九六七年五月十六日在高雄大樹鄉麻竹園山地開創佛光山。

【交通通訊】

地址:台灣高雄縣大樹鄉興田村興田路153號

郵編:84049

電話:+886-7-6561921

網址:www.fgs.org.tw

(本文來源:佛光山  編輯:明娟)
查看所有留言已有10人發表評論

 匿名發表 
更多..生命關懷
Lotus Foundation- 11.jpg
蓮花基金會推動「回家真好」 幫助末期病人圓一個回家的夢,邀請社會大眾一同協助末期病人與家屬,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