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寺院勝景 現任住持 交通通訊
【歷史沿革】
松山寺,位於台灣台北吳興街的疊翠山麓,依山而建雄偉壯麗。
【寺院勝景】
穿過彎彎曲曲的吳興街到達盡頭時,在偏僻的巷子裏,你會赫然發現一高聳的紅色飛檐建築昂然屹立在你的上方,再往前走幾步,迎面而來的是一白色牌樓,上面列有「南無阿彌陀佛」,蒼勁有力的字體,超然塵外,進入牌樓大門,也就到達了松山寺。
在牌坊的右邊是廣大寬闊的停車場,其間有供奉地藏菩薩的地藏菩薩廟,小巧而別致,其中供奉莊嚴法相地藏菩薩的有兩尊,大凡停車者,皆會駐足禮拜一番,對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宏願,深深的感到敬佩!
而在牌坊的左邊,有著階梯,你可拾級而上,約數十步,可至法王寶殿,朱紅色的大門,旁有敲醒修行者智慧之門的鍾和鼓。殿內,釋迦牟尼法身逾六丈高,慈眉藹目,晨光普照之下,慈暉四射,視者莫不法喜充滿,感動萬千。
在法王寶殿的正對面,則有七尺高的韋陀護法金身,雙手捧著寶劍,忠實的鎮守著松山寺,其法相莊嚴,令人肅穆。
法王寶殿共有三層,沿著旁邊的階梯可至圖書館及思靜淨捨。
思靜淨捨位於圖書館旁,來此修行的比丘尼們皆落腳於此,簡單的平房,大塊的水泥空地,幾株灌木,就是思靜淨捨的寫景了。
走出思靜淨捨,即可望見古色古香的圓形拱門,上寫塔苑二字,進入塔苑則可到達道安長老紀念奉安塔。
塔前有一牌坊,金黃色的屋頂,白色的柱子上有著:
坐對觀音山常願尋聲共救苦
俯瞰台北市還期護國普蒙庥
藏骨堵波派鎮岡陵周永固
樓神兜率不違誓願定重來
兩對對聯,完全表達了道安長老對這世間的遺愛。
道安長老紀念奉安塔,其四面的牆壁皆有釋迦牟尼及成道的圖案,大理石的底和金黃色的線條,勾勒出的畫面,使人耳目一新。而塔之頂有著泰國寺院的風味,頂上由許多尊釋迦牟尼的雕像排列而成的金字塔型,其造型特殊,頗有藝術上的價值,道安長老的遺像則嵌在釋迦牟尼雕像群中。
在塔之左有解脫門,右有大悲殿,出瞭解脫門則可達山的另一邊。離開了吳興街的範圍,進入大悲殿,大悲殿是專供修行者閉關的場所。
紀功亭和開山亭各立於牌坊兩旁,左邊的開山亭乃紀念當初開山艱辛而建的事,有匾額記述如下:「道安長老弘法赴臺,卜地於台北松山區疊翠山下,1957年7月1日,率陳子平居士開山平基結節,卓錫歸者日眾,遂募建法王寶殿,高達五層樓閣,莊嚴釋迦佛像長逾六丈全身,覆命靈根續建兩旁殿宇禪房,示為十方叢林謹建亭紀念以垂不朽」--右邊的紀功亭是特別感謝陳子平先生主持建寺的功德而建的。
松山寺依山而建,其空間被充分的利用,在大殿旁,另有客堂、報本堂、藥師殿、觀音殿、玉佛殿等的建築,各各皆雄偉並金碧輝煌。
【現任住持】
【交通通訊】
地址:台湾台北信義區(110)吳興街二八四巷十七號之一
吉祥寶塔迎請:02-23641948 湯先生 投稿信箱:news@fjnet.com
辦公地址: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3段281號12樓
Copyright 1999 - 2011 佛教在線 All Rights Reserved Buddhism Online